同时,应加快落实国务院第204次常务会议精神,将太阳能产品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初始投资补贴方式,推进其走入千家万户。
范卫强:巴菲特第一印象就是有钱,特别是控制了很多公司。王欣:我的印象是巴菲特投的都比较有戏。
韩晓平:5万户人家2个星期之后没有电用,这个对大家是很大的刺激,与其这样不如买个光伏的发电,把然后放在自己的屋顶上面,白天有太阳可以给手机充电,这里面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传统的那种形势已经不能保证气候变化对大家生活的影响,所以我想更多的人自己拥有电厂这个行业未来在美国是新兴的行业所以要打击中国企业。[page]韩晓平:得看自己的条件,有条件就可以装,有的人家里面面积挺大,装的大的电站挺好,电网公司只要不超过6000千瓦都是电网公司来承担。王欣:您提到刚才说到桑迪飓风这只是个别的地区,美国的利用情况怎么样?韩晓平:美国比较落后,最的快的是德国,可能有10%左右,当然实际上不一定那么多,但是太阳能发电量很少的,所以实际差距很大。王欣:家庭电站并网的问题,在09年起动的金太阳工程当中,工程绝大部分都是分布式的,实施三年多来看,反映出来的最大障碍就是并网了,电是不能储存的,并网的问题怎么解决?韩晓平:去年年底解决了,当时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和国务院的领导,都很关注这件事情,电网公司也很支持,尽管以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的角度会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对内全部下了,所以现在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网公司执行力很强的,如果不听话帽子就摘掉了,所以我想电网公司转变了态度以后今年是大家有个认识过程,去年有认识过程,今年大家的话大家会逐渐的尝试,所以有一些做的节目,他认为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会有大的发展。韩晓平:原来做的时候是按照25000块钱一个千瓦来算就是25块钱一瓦来算的,现在我实际操作成本可能变的20块钱了,但是电价还是按照这个来谈,尤其是南加州太阳非常好,所以这么好的阳光又可以发很多店,电厂的造价要下降,所以非常赚钱。
地拿到手不能很好的用,我觉得该收回也要收回。巴菲特在几年以前投资了中国的比亚迪,就是通过这个公司来投的,同时中美能源也是美国最大的分电厂,然后巴菲特他来投电站和分电的运营厂特别有优势,我个人看特别有优势。2012年12月17日,中国中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英利集团三方在保定签署光伏电站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个计划120兆瓦的光伏电站将落户新疆。
但对于那些纷纷进入的央企而言,扶持光伏电站建设的政策纷纷出台,是最大的利好。这个由青岛市民徐鹏飞独立申请安装的容量为2千瓦的微型光伏电站,预计年发电2600千瓦时。通过安装太阳能电站系统,既解决了居民用电,也减少了煤电,从而逐渐优化整个能源结构。而为了投资光伏电站,海润光伏资本运作频频。
但是,在青海之外,相应的配套却略有滞后。如果不了解清楚,到时电卖不出去,68年收回成本将成为泡影,项目就会砸到企业手里。
12月下旬,接通记者电话时,他正在青海忙碌光伏电站的事。孟宪淦说:需求不同,也决定了企业自身要选择哪种模式。也就是说,社区、企业、个人、单位都可以做。政策的明朗化,无疑又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两个月前,他刚去了趟内蒙古,与当地政府沟通讨论电站可行性的问题,并作了相应的市场调研。这家国内光伏领域元老级的企业,几度沉浮,在如今的光伏寒冬中也在积极寻找出路。至少在光伏行业,从未有过。不像以前都一窝蜂的上项目,而不做深入调研。
对于大型光伏电站项目之外,孟宪淦表示未来更多地还是分布式发电。在青海,这个中国光伏电站最集中的竞技场,云集了数十家光伏企业。
为此,苏维利也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他们共同的选择是向下游挺进建电站。
国有企业正借助其优势在这个全新的领域,迎头赶超。此前,在格尔木市东30公里的戈壁滩上,一座330千伏变电站已经建成,作为柴达木光伏电站群最为重要的配套电网工程之一,它将用于当地光伏电站并网输送。尽管业内人士对于未来光伏电站报以很大的期待,但从事专业化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和运作的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仍有两大顾虑。昔日,那些企业家仍旧怀揣着美好梦想,期待客户排队等候抢购光伏产品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但光伏电站市场逐渐兴起,让企业家们重新看到了希望。在光伏寒冬中,保持资金链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2月,海润光伏借壳上市成功,这为其拓展光伏电站业务奠定了基础。由此,萦绕在光伏发电企业头顶最大的魔咒被打破。
我觉得行业中的企业需要明确定位,需要理性分工,各善其长,形成一个健康的光伏成长环境对此,他们进行项目建设,少了很大的后顾之忧。
BOT是集建设和经营于一身,在合同规定的一定年限后,再转让出去的一种模式。与此同时,多年来光伏领域主要被民营企业所占据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光伏电站成为打破这一格局的突破口。
国有企业正借助其优势在这个全新的领域,迎头赶超。密集的政策扶持以及电网前所未有的高调表态,犹如添了两把新火,致使一股浩浩荡荡的光伏电站投资热浪,正扑面而来。12月下旬,接通记者电话时,他正在青海忙碌光伏电站的事。12月21日,国内首例居民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正式并网。
如果不了解清楚,到时电卖不出去,68年收回成本将成为泡影,项目就会砸到企业手里。在2011年下半年急速加剧,致使很多企业家来不及反应,便走向了破产。
对于当前,众多电池制造商看好光伏电站市场,试图在新的市场抢夺一杯羹。记者在与河南凤凰光伏高级副总裁张琢交流时发现,他更推崇这种普遍应用于居民生活的分布式发电。
昔日,那些企业家仍旧怀揣着美好梦想,期待客户排队等候抢购光伏产品的场景,一去不复返。这种模式,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受投资商青睐。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建成和在建的有国电、国投、中广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央企。2012年以来,海润光伏将已并网的电站陆续出售,保守预计均有10%的利润。但光伏电站市场逐渐兴起,让企业家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这将决定企业最终能否真正实现收益。10多年来,一直较为谨慎、未曾涉足光伏电站领域的英利集团,目前已开始在光伏电站投资中发力。
待到电站项目验收合格就可以卖电了。在杨怀进眼里,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建电站最大的好处,就是扩大产品销路,迅速回笼资金。
9月,海润光伏发布公告称,其将分别在甘肃省金昌市和新疆柯坪县投资设立新公司,进行2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投资额均为2.46亿元。英利集团公关关系总监梁田坦言,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来看,政府不会放弃光伏产业。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